相關視頻: 玉米秸桿栽培雙孢蘑菇
前言
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從根本上取決于人類對食用菌栽培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開發食用菌產業不僅僅是提高產量和質量,以及它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更重要的是拓寬食用菌栽培的原料范圍,從而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如果用整節玉米秸稈栽培腐生菌:雙孢菇、雞腿菇、姬松茸、草菇等品種,將對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挖掘巨大潛力,我國玉米秸稈的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長江以北一帶,玉米產量更大,為了開發出用生玉米秸稈栽培腐生菌,我經過多年(13年)的探索和實踐,刻苦鉆研,終于將這種原料和整節料發酵試驗成功,并用于栽培上述幾個品種,尤其是露地栽培。通過對比,產量比用稻草、麥草栽培的高20%至30%,而且菇的品質很好。如果這項技術能夠推廣,將給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提供廣闊的發展前景。
栽培特點
雙孢蘑菇栽培第一階段是采用堆制發酵技術培養一些分解纖維素及其他有機物能力較強的微生物,把培養料分解成蘑菇能利用的狀態;培養料經發酵成熟后,才能播種,進入栽培的第二階段,即培養蘑菇菌絲階段;第三階段就是出菇管理階段,蘑菇栽培首先要準備適合蘑菇生長的培養料,然后再用它來栽培蘑菇。
1.蘑菇最適宜用腐熟的發酵料進行栽培,用未經發酵過的培養料栽培蘑菇難度很大,且栽培效果也沒有發酵料的好。
2.栽培過程中,必須在其生長的菌床上覆蓋一層土壤,否則不能正常的長出蘑菇來。
3.蘑菇栽培所用培養料有稻草、麥草、畜禽糞便,而且我公司所用材料是以玉米秸稈為主要原料,在農村價廉易得,取之容易,栽培后廢料也便于回歸自然,盡其所用。此外,蘑菇韌性較好,加工方法簡單,鮮菇耐長途運輸。所以,雙孢蘑菇比其他菇更適于農村栽培。
生產所需的條件
蘑菇栽培一般需要具備菇場、培養材料和菌種三個基本條件。
1.種植蘑菇的場所,有室內菇房和室外菇棚,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用山洞或地下人防工程作栽培場所。大多數菇場內部都用床架作栽培。
2.栽培的原料:一是青鮮玉米秸稈或干玉米秸;二是烘糞肥,有馬糞、牛糞、豬糞、雞糞等禽糞便及人類尿,最好是沼氣渣和沼液;三是含氮餅肥、化肥及其他輔料,如豆餅、菜籽餅、花生餅、棉籽餅、尿素、硫酸銨、石灰氮、石膏粉、碳酸鈣、石灰、過磷酸鈣、磷肥等;四是覆土的材料,如稻田土、菜園土、河泥等,最好是巖石中挖取的黑色土粒最佳。
3.菌種:一般在栽培過程中,蘑菇栽培種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制,自制時應具備相應的制種條件。
蘑菇的形態特征及生活條件
(一)形態特征:
蘑菇的基本形態可分為兩大部份。一是構成菌床主體的菌絲體;二是生長菌床表面的子實體。
1.菌絲體:蘑菇菌絲體是由無數纖維細的管狀菌絲細胞組成,其作用類似植物的根、莖、葉,被稱作蘑菇的營養器官。蘑菇的菌絲體多為白色至灰白色,蘑菇栽培養菌期間,菌床中的菌絲體形態主要有絨毛狀菌絲。菌床在覆土調水時,特別是在噴結菇水前后,土層中的菌絲體由絨毛狀轉變成線狀。線狀菌絲除具備結菇功能外還會繼續交織、增粗,形成菌絲束。菌絲束呈現素狀或根須狀,主要作用是輸送養份和支撐蘑菇子實體的生長,發育成較大的菇體。
2.子實體:蘑菇子實體俗稱菇體,它由菌絲發育成熟而來,是供人們食用的部份,也是制作蘑菇菌種的種源,被稱作蘑菇的繁殖器官,相當于植物的花、果。
3.蘑菇子實體多為白色和棕色,發生初期,其體形很小,似米粒狀或鉚釘帽狀的原始小菇蕾,所以人們俗稱其為米菇、釘頭菇。在一定的時間內菇蕾逐漸發育分化,長出菌蓋,菌柄的雛形,呈倒葫蘆形,黃豆粒大小時,菌柄逐漸增粗,菌蓋不斷長大,并由球形變為半球形,菇蕾發育成紐扣狀幼菇。幼菇長大后,子實體發育并進入成熟期。成熟后的子實體外形成傘狀,它由菌蓋、菌柄、菌褶、菌膜等部份組成。
(二)生長的各種條件
在栽培蘑菇過程中,影響蘑菇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很多,其中主要有:營養、溫度、水份、空氣、光照、酸堿度、氣候及覆土層等。
1.營養:蘑菇是一種草腐菌,屬異養型生物,體內無葉綠素,不能通過光合作用來制造養份。所需的營養物質量主要是碳源、氮源和無機鹽。碳源主要來自作物秸稈,其次是糞肥、餅肥和化肥,是常用的氮源。蘑菇的生理特性表明,蘑菇菌絲分解纖維素和木質素的能力差,也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質,用生料(未經發酵腐熟的培養料)栽培蘑菇不易成功。實際栽培時,培養料必須通過堆制發酵,經物理、化學的作用和微生物降解,才能達到蘑菇能利用的完整狀態。
蘑菇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無機鹽包括主要元素磷、鉀、鈣、鎂等和微量元素鐵、銅、鋅、硼、鉬等。這在培養料中,覆土層和栽培用水中均有一定含量,不足部份一般在培養料配制時加入。
2.溫度:蘑菇栽培時不同溫型的品種,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常用的中低溫型品種的發菌溫度為6—32℃,最適溫度為22—24℃,超過33℃基本停止生長,35℃以上易灼傷死亡。出菇的溫度范圍為6—22℃,最適溫度為13—16℃。而高溫型品種的發菌溫度為20—38℃,最適為26—32℃,而出菇溫度在24—38℃,最適為26—31℃。蘑菇發菌階段除注意環境溫度變化外,更要注意料溫的檢測,后者一般較前者要高,而栽培中往往容易忽視。出菇期間,要保持菇場內溫度相對穩定,長菇時溫度變化急劇,對菇體正常發育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