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掛袋吊袋黑木耳栽培管理技術細節
更多吊袋栽培的相關文章與視頻:吊袋黑木耳栽培技術 大棚吊袋黑木耳前期管理要點 吊袋黑木耳大棚管理流程 秋耳吊袋生產講究多 吊袋木耳出芽期的管理 棚室吊袋木耳采摘期管理…
吊袋(掛袋)大棚黑木耳栽培的工藝流程是:原料準備→菌袋制作→菌袋培養→吊袋大棚建造→開出耳口→封口管理→催芽掛袋→芽期管理→采收→轉潮管理→采收。
1 黑木耳菌袋制作
棚內栽培黑木耳的菌袋制作和地擺菌袋相同,采用相同的培養料配方,嚴格按照菌袋生產技術規程操作,以確保生產出合格的菌袋,吊袋栽培的菌袋選擇薄袋,貼袋性能好的菌袋,保證袋料不分離,開口的時候開小孔,開‘一’字形眼出耳芽快一些。
2 菌袋培養
嚴格按照黑木耳菌袋生產所要求的溫度和濕度培養,做好培養室的日常管理,做到養好的菌袋菌絲健壯,袋與培養料不分離。
3 黑木耳生產大棚建造
大棚建設要求以拱棚為主,高2.2~3.2m,寬8~10m,長30~50m,大棚不能建的過寬,不利通風。大棚中間要有支柱,根據大棚的寬窄決定建幾行支柱,原則是要牢固,大棚能承載朔料薄膜、遮陰物和菌袋的重量,棚頂蓋塑料薄膜和遮陰物,用卷簾機收放,最好安裝水簾降溫增濕系統,即在大棚一頭安裝水簾,另一頭安裝負壓風機。

4 生產大棚要及時升溫
三月初要及時扣膜(本文是東北地區種植黑木耳為例,其它地區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作相應調整),扣膜后要增加地溫,等地融化到半米深度以上時,地溫上來以后把菌袋拉入大棚,如果扣膜晚,地化的太淺,菌袋容易凍,所以在三月初要及時扣膜,有條件的要人工增溫,協助給棚內的大地化凍,扣膜以后安裝壓膜線,把膜壓緊,防止被風吹壞!大棚壓膜線以往大家會使用鐵絲,這種壓膜絲上銹以后,經風吹來回摩擦,容易把大棚膜壓壞,可選用專業壓膜線,即壓膜緊實而且收拾方便。扣膜之后要對大地進行處理,如有些地區大棚建在粘土地上,應該撒些爐灰,沙石等,防止陷腳!


把吊繩等設施安裝好,為掛袋做好準備。隔年的老貨的吊線要做到及時更換,防止墜斷,給菌袋千萬損失。
常規噴頭霧化效果達不到,要使用折射霧化噴頭,提高霧化效果,可保持濕度,利于木耳出耳芽。
大棚扣膜之后要增加地溫,地下的雪要清除干凈之后再扣膜,露出土地的深土地色最好,有利于吸光,增加地溫。
過去的塑料膜和棚頭是整體的,這樣不便于通風,在扣膜的時候單獨做棚頭,棚身與二端的棚頭做到分體,以便于卷膜,利于通風,利于管理。

5 開出耳口和封口管理
將培養好的菌袋,用割口機割口,每袋割小口120~150個,把菌袋碼垛放在大棚內,一般以3~5個菌袋高為好。棚溫保持在20℃~22℃左右,在遮光條件下,棚內濕度控制在70%左右,使耳袋菌絲封住出耳口,不能讓菌袋內水分流失,一般溫度高封口就快。春耳一般在20℃左右3~5天即可封好出耳口,秋耳一般在23℃以上,3天左右能封口為好,因為秋耳期外界氣溫高,棚內溫度也高,菌袋長時間封不上口,菌袋易感染雜菌。菌袋封口期間注意棚內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換氣,使用臭氧滅菌機+定時器按雪巍老師提倡的一天四滅,即給大棚內滅菌,又給棚內的菌袋增氧,當菌袋口封好后就可以掛袋進行催芽管理了。

6 要考慮吊袋大棚的通風問題
將大棚建面二扇門,又方便進車,又方便通風,防止菌袋在開口催芽后,新陳代謝加強,防止棚內木耳菌袋缺氧形成木耳畸形!